【记者陈惠惠╱报导,出处/2009-06-20联合报健康版】(编注:文中受访者职称或有变更,敬请包涵)
夏至,溽暑逼人,但中医师提醒,夏至是阴阳之气消长的转捩点,此后阴升、阳降,人的脾胃能力跟着走下坡,这时再吃冰冷食物,胃肠易因无法消受而腹泻。
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这一天也是阳极之至,简单讲,就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的日子,接下来,阳气就要慢慢消退,阴气滋生,别误以为天热,就可以放心吃冰冷食物。
疰夏是炎炎夏日常发生的病症,起因于气虚体热,暑会伤气,体虚的人容易出现胸闷、心烦、体倦、汗多,以及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等症状,有时还会有低热表现,要补气去热。
饮食上,因为汗流得多,张家蓓建议,可以常吃带有酸、鹹的食物,像是酸梅汤,除了补充电解质,酸能固表止汗,汗自然就不会流那么多。但她也提醒,夏天酸梅汤最好是常温喝,可别加太多冰,以免胃肠吃不消而拉肚子。
若真的抗拒不了冰品的诱惑,午时到未时间,趁日正当中,可以喝一些冰水或西瓜汁消暑气。
除了靠冷气、冰品等外力对抗暑气,嘴里猛喊热,只会热上加热,让心情更为烦燥,调息静心,透过调整呼吸让心神安静,自然不会觉得那么热了。
夏天最好的食物就数绿豆与薏仁。绿豆能去热,薏仁可去湿,夏天适合喝一些汤汤水水的东西,像是肉汁、羹麵等,补充水分。
许多民众怕热,尤其是汗流浃背后全身湿黏,更难受,总是儘可能窝在冷气房凉快。但对讲究四时阴阳的中医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规律;夏天「养长」之道就是配合日光时间晚睡早起,适度晒太阳、运动。老是不出汗,身体可是会闷出毛病,入秋后,湿疹、过敏性皮肤炎等皮肤病症就会找上身。
「夏至」食疗及茶饮
●鲫鱼粥:
材料及做法:3到4两重的鲫鱼与粥同煮,加入些许盐巴调味。
功效:鲫鱼利水,夏天喝粥有透发功能,可以帮助排汗。
●荔枝粥:
材料及做法:荔枝、莲子各10到15颗,长约五公分的山药。荔枝先去壳、去子,再与山药、莲子一同熬粥,放入少许冰糖调味。
功效:可以清心火、除烦,适合心火过旺,因为烦躁睡不着觉的人,也能治疗老人家夏天腹泻,健脾胃。
(资料来源╱张家蓓医师)
●荷叶小米粥:
材料及做法:荷叶1张,薏仁、小米、绿豆各一两,熬煮成粥后食用。嫌淡而无味的人,可以加入少量黑糖。
功效:荷叶、薏仁可以清暑利湿,绿豆则有清暑解毒的功效,小米有助于安神,适合各种体质食用。
●鱼腥草茶:
材料及做法:鱼腥草两钱,煮水后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及去湿。
(资料来源╱杨素卿医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