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台剧「做工的人」男主角因自发性脑出血,人从铁皮屋顶昏倒坠地,导致半身瘫痪,让整个家庭经济顿失依靠。戏剧反映现实,虽然现在大多为双薪家庭,但父亲仍是家庭的重要经济支柱,一旦爸爸垮了,不但家庭经济停摆,更要付出庞大医疗照顾支出。
现代人常因忙于工作,不仅晚婚,也延迟当爸妈的时间。根据内政部统计,2019年男性平均生育年龄已拉高至34.6岁;求职网婚育调查也显示,劳工朋友平均预估家庭「总月收入」要达10.2万元,才有能力「生养1个小孩」,是经常性薪资4.17万元的2.45倍,显示「有钱才敢生小孩」。
同时,大多数男性也因高龄生育,可能必须延后退休準备、甚至是延后原本预定退休的年龄,以照顾孩子长大成人。
爸爸们在工作及家庭之间奔波,不但平常要做好健康管理,更要做好完整的保障规画,检视自己的医疗及照护费用是否足够,并补足合适的保单,才能对抗人生中各种风险,以减轻个人及家庭负担。
寿险公司提醒,父亲角色常会随着子女的年纪而有责任上的不同,保障也会跟着调整,大致可以分为25岁至34岁的新手爸爸,与35岁至49岁的三明治族爸爸,以及50岁至60岁的熟龄爸爸。3阶段的父亲皆需考虑到自身的医疗保障,同时也要预先做好退休财务规画,双轨并行,依照不同时期的需求,进行滚动式调整。
1.新手爸爸 力拚事业 重意外医疗
这个阶段是夫妻两人计画孕育新生命或宝宝刚呱呱坠地的时期,新手期爸爸为赚奶粉钱,全力打拚工作,免不了要四处奔波。因事业刚起步,累积的资产有限,这时候更要检视自己的保障缺口,将基本保障补足,为自己及家庭建立初步的防护网。
事业上升期的男性,在外奔波或交际应酬导致意外发生及疾病风险比女性高。全球人寿建议,此时期的爸爸保障首重实支实付医疗险、意外险及意外医疗险,将大额医疗支出风险转移给保险来承担,并且善用意外险来提高保障。
其中在医疗保障部分,若预算有限,可选择相对额度比较低的终身医疗险作为主约,搭配实支实付医疗险附约,如主约投保日额约1千元,再加上附约投保日额约4千元到5千元,就可提供医疗基本保障,以因应须自费病房时的费用或住院期间的看护费用与医疗杂支费用。
同时,建议夫妻在婚后或怀孕期间,好好讨论家庭所需要的保障与预算,在小孩出生前就能敲定预算,并预先针对孩子第一张保单内容做好初步规画,等到小孩出生后,有身分证字号就能尽早投保。
2.三明治爸爸 补足保障 强化失能险
三明治族爸爸处于重大责任时期,夹在两代之间,这个时期夫妻俩的薪资可能因为工作年资成长递增,但家里开支也会随着孩子成长而增加,更需重视经济支柱的保障,加强家庭防护网。
全球人寿指出,这时期的爸爸基本实支实付医疗险、意外险及意外医疗险虽都补足,但因新手爸爸时期预算有限,很多保障多是定期险,例如实支实付医疗险附约,保费会随着年龄递长,每年所缴的保费也将愈来愈高,未来可能会增加退休生活的费用支出负担,建议可定期检视保障内容并做必要的调整或準备。
根据卫福部去年的统计指出,台湾男性身心障碍人口数为65.9万人,女性为51.6万人,就身心障碍人口数占各该性别总人口数比率来说,男性为5.62%,较女性的4.35%高出1.27个百分点。
因此在基本保障补足后,应进一步考虑重大伤病险或失能扶助险等,来强化重大疾病与长期照护的保障,在发生重大意外或疾病时,保险金就能成为家人的保护伞,例如失能险,主要可用来补足万一发生失能无法工作,造成经济中断、照护费用增加的保障缺口。
3.熟龄爸爸 退休準备 善用利变型
熟龄爸爸时期,孩子不再依赖父母给予经济协助,肩上重担减轻许多。建议对于自身的保障应考虑退休后因长寿可能增加的医疗及照护费用。现代医疗科技的进步,以前许多需要住院的手术,现在都能用新式手术处置,治癒率大大提升,但新式手术不见得都有纳入健保给付,因此医疗手术费用缺口也相当可观。
全球人寿指出,熟龄爸爸们在保单规画上,考量到年纪增长后的医疗需求,可透过终身医疗险再增加医疗支出保障,若在三明治爸爸时期没有规画长期照护保障,有多的预算下还可投保失能扶助险,有效转嫁未来老后可能面临的失能长期照护风险。
在退休理财上,针对要使用保险做理财规画的熟龄爸爸,全球人寿建议,可善用利变型终身寿险,以美元的利变型终身寿险为例,因美元是国际间通用的主要货币,商品以美元收付方式,适合作为资产配置工具,部分这类保单也提供缴费期满后可申请转入投保年金,有助于建立稳定的退休金流。
看更多报导:《橘世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