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民圈有一个都市传说:「一位新移民在同一个眷村婚嫁多次,每一任先生都是她陪伴到终老后再嫁,她也因此为自己存了退休养老金。」事实已不可考,情节也还称不上诈骗,但类似情节的真诈骗确实常以老人家为对象,让人禁不住想问:「老人为何比较好骗,身心究竟怎么了?」
外界刻板的印象 归咎脑部退化
「老人就是因为脑部退化或是失智症,才容易成为诈骗集团的下手对象啊!」「被诈欺的老人就是因为和子女感情不好,才让人有机可乘啦!」「啊,老人很固执,脑波很弱!」但事实呢?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张立鸿说「以上都不太对,这是社会多数人对长辈遭诈欺的刻板印象。」
老人究竟是不是比较好骗?
让我们来看一下美国的研究。美国退休人士协会AARP是全球最大的银髮族组织,关注熟龄族的老后生活品质。美国纽约时报2017年曾经引用AARP一项调查「老年人遭诈骗现况以及比率」,结果发现65岁以上长辈有17%至少有一次受骗经验,张立鸿指老人诈骗现象并非台湾独有。
美国老人易上当 财露白被盯上
张立鸿引用纽时报导中所归纳,当中老人易上当有三点原因:
美国人储蓄率低,容易在晚年选择激进、报酬率高的金融商品。
伴随老化,老人的大脑认知功能改变,反应较慢,表现不如年轻时好。若已经有疾病或失智徵兆,还会影响判断力,例如搞不清楚身上有多少存款。
老人奋斗半生,乐于分享自己的财富与成果,也因此财富露白,吸引诈骗集团。
台湾文化与国情虽与美国不相同,但电话诈骗、借贷、标会手法仍常见,或可互为印证。
体力变差怕迷路 会更不想出门
老人被骗真是大脑退化了吗?让我们来看看,老了会发生哪些生理变化。
张立鸿说,变老的过程中,不见得每一样功能都会衰退,例如语言、记忆力都会累积,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艺术家到晚年都还能有传世之作,也是大家所熟知的「老人的智慧」。
老人的哪些功能会下降?工作记忆衰退、身体不适,变得更走不出去。
例如工作记忆衰退,老人家愈来愈难在短时间内处理複杂事情,张立鸿举65岁母亲的抱怨当案例,长辈年轻时是活的电话簿,能轻易背出一串电话号码,现在却常抱怨做不到。很多老人家也有相同困扰,张立鸿笑笑安慰像母亲这样的老人家说,「别过度紧张,会记得自己忘记的事情,代表状况都还好。」
张立鸿解释说,在脑科学领域当中,虽然老人在表面上看不出认知功能有多大的变化,但大脑已经出现「补偿」现象。年轻时唱歌、算数,只要有半边大脑就能做到,到了老年,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大脑的脑区工作,简单的说,以前一只手能做到的事,现在得两只手同时做,到了更晚年,两只手都用上也不见得能做好,效率变差,这是很自然的结果。
有些老人因为膝关节痛、肌力变差,心肺功能下降,体力大不如前,出门又担心迷路,身心的变化会让老人更加依赖原本的生活圈,不知不觉社交範围缩小,朋友减少,这些是身体与心理老化的交互作用。
看更多报导:《橘世代》
评论